CARTTP精准医学与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精准医疗学术会议圆满召开

发布时间:2015-11-09 浏览次数:2636次 来源: 作者:

2015年11月7日,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CARTTP)精准医学与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精准医疗学术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主办,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精准医学科研领域的科学家及临床肿瘤诊疗领域专家齐聚会场,共享精准医疗的学术盛宴。


与会专家


307医院全军肿瘤中心副主任、肺部肿瘤内科主任高红军受邀主持大会开幕式,在全体起立共唱国歌之后,高红军主任一一介绍了参会总会领导:阮炳黎会长、黄殿龙副会长、赵振民副会长、颜薇秘书长以及宋无尘副秘书长,并对其光临与指导表示感谢。

高红军主任主持开幕式


全场起立共唱国歌


大会分为两大环节,首先进行的是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精准医学与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由国家科学家、长江学者、北京大学精准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泽民教授与高红军主任担任大会主持。在黄殿龙副会长宣读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精准医学与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批复,解放军301医院肿瘤内二科戴广海主任做专委会筹备情况介绍后,与会会员就委员候选人做出选举表决,全票一致通过委员名单,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基因组学奠基人于军教授以及戴广海主任担任主任委员,冯春林、伍钢、刘晓晴、刘巍、安广宇、何伟、张力、张开泰、张泽民、张贺龙、周晓光、周彩存、胡松年、胡春宏、南克俊、高红军、曹邦伟17位专家担任副主任委员,张泽民、高红军担任秘书长。随后,阮炳黎会长为主任委员颁发聘书,于军教授和戴广海主任共同为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选举表决


阮炳黎会长为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于军教授和戴广海主任共同为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委员会主委于军教授做了简短的致词,表示委员会愿意接受各位会员的珍贵意见和建议,并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在精准医学与肿瘤康复领域发挥委员会的强大作用。随后,高红军秘书长汇报了2016年工作计划,表示委员会将会在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学术活动、科普公益、继续教育及培训、科研项目转化、网络建设、分会建设八个方面做出努力,并指出精准医学是肿瘤诊疗的基石和发展方向,肿瘤康复更是长远目标,为了专委会的良性发展,会不断更新血液,让更多有共同目标的同仁加入进来,各尽其职,共创辉煌。最后总会阮炳黎会长发表讲话,指出以沟通落实为重,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专委会能越办越好,越办越强,办出高水平,办出高质量,办出好品牌,办出好效益,确实做到让政府放心,让社会认同,让群众满意。


联席主委于军教授


阮炳黎会长


大会进入第二部分,即委员会第一届精准医疗学术论坛。本次会议由联席主委于军教授和戴广海主任担任主持,以“聚焦精准,科研创新”为主题,展开学术探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张力教授带来题为《早期姑息治疗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的报告,围绕三个问题(告诉病人真实的预后真的重要吗?告诉病人预后会不会带来消极的治疗选择?病人情绪会不会影响预后?)给我们带来相关的研究进展,并指出“ENABLE(Educate,Nurture,Advise Before Life Ends)”的概念。早期姑息治疗(通过话疗、关注病人QoL与抑郁尽力缓解病人痛苦)应与抗肿瘤治疗(化疗以延缓控制肿瘤生长)有机结合,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开展早期姑息治疗要防止积极的生命不息化疗不止(只治病不救人)和消极的早期不正规治疗(只救人不治病)。对于癌症患者及家属,我们需要诚实,既要治病,更要救人!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伍钢教授围绕《肿瘤微环境对放射治疗的影响》这一主题做了报告,指出肿瘤微环境的组成较为复杂,互相关联,彼此存在交互影响,针对单一靶点的疗效可能有限。放射治疗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是双刃剑,与放疗剂量、放疗模式、肿瘤类型等有关,肿瘤相关炎性因子参与其中,既可以引起免疫耐受,又可诱发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既可直接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又可诱导肿瘤生成新生血管,给针对肿瘤微环境的靶向治疗带来了挑战。


报告专家(上:张力、张泽民、伍钢;下:张开泰、孙豹)


北京大学精准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泽民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基于大数据癌症靶点发现的演变》,指出癌症个体化治疗是精准医学的核心方向,而研究和克服耐药机制是个体化治疗的核心任务。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靶点发现、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内容,综合把握从病人基因组分析到个体化分型,到靶点发现的过程。随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张开泰教授报告了《CTC检测面临的挑战与发展》、为朔医学数据高级工程师孙豹博士介绍了《为朔医学大数据》的相关内容。最后,于军教授对做出精彩报告的演讲者、与会全体会员以及大会的组织者、工作人员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我国癌症患病率高达22%,能够将以基因测序、基因分析与临床注释解读为代表的精准医学转化为临床应用,对于我国的患病者无疑将是最大获益,因此,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牵头成立精准医学与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势在必行,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