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29日,第七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暨2015年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年会、2015年全国肺癌诊疗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400余控烟专家,胸外科、呼吸科、肿瘤科和放疗科等肺癌防治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聚焦精准医学,规范临床诊疗与防控”主题,探讨精准医疗时代多学科的肺癌防治挑战。
开幕式于29日上午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支修益教授(下图左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下图左二)、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白春学教授(下图右二)和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长利教授(下图右一)担任本次论坛主席。
多位领导和嘉宾对本次大会进行了致辞,部分内容医脉通整理如下:
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 彭玉
2004年至今,论坛规模从近百人到数百人,探讨内容从早期预防、早诊早治扩展到精准医疗时代的肺癌诊疗、控烟履约、分子病理、靶向治疗、大气污染监测和环境致癌物监测等肺癌诊治和疾病预防的前沿领域。相信各位代表在本届论坛展示的控烟与肺癌防治中的成果和经验中,能够交流心得,交流信息,获得新认识、新机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北京医院协会会长 张建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一杀手,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我国有三亿以上的烟民,伴随人口的老龄化、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剧、大气和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现状,我国肺癌的发病和死亡在进一步攀升,预计2015年我国肺癌发病人数将达100万。
如何控制大气环境污染、降低人群吸烟率、加强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推广普及微创技术和基于基因检测指导下的肺癌个体化治疗、了解掌握全球肺癌防控新策略和诊疗技术的新进展,进一步规范我国肺癌临床诊疗行为,是本届高峰论坛的研究重点。来自我国控烟和肺癌防治领域的专家学者,将通过“外科时间”、“聚焦前沿”、“规范解析”、“精准医疗”、“微创治疗”和“气道管理”等多个专题版块进行研讨。它是我国控烟和肺癌防治领域的一次盛会。
衷心希望来自预防医学、控烟、胸外科、肿瘤科等肺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能够通过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这个平台,加强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为我国控烟和肺癌防治工作建言献策,为打造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北京医师协会会长 郭积勇
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历时六届,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年会走过届,是我国控烟与肺癌领域高端品牌学术年会。本届论坛围绕“聚焦精准医学规范临床诊疗与防控”的主题,将在控烟与肺癌防治、肺癌的规范化诊疗、腔镜与微创外科技术、精准放射治疗技术和基因检测指导下的肺癌个体化诊疗等六个领域进行深度探讨与广泛交流,旨在推动我国控烟与肺癌防治事业的发展。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内胸外科、呼吸科、肿瘤科、放疗科、控烟与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内的主流媒体参加,是一次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大会。
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局长 于鲁明
北京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最近公布的《北京市2014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北京市男性肺癌发病率十万分之60.7,女性肺癌发病率为十万分之46,分别比1993年度和1997年度增长了20%和15%。
国际经验告诉我们,控制吸烟是预防和控制肺癌的有效策略,也是受众最广、见效最快、收益最大的预防疾病措施之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16岁以上男性人群吸烟率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60%~80%下降到本世纪30%以下,统计显示,这些国家的男性肺癌发病率有明显下降。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人群吸烟率也大幅下降。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去年11月通过了《北京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并与2015年6月1日开始实行,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北京市卫计委通报了条例实施5个月以来的情况,认为条例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室内公共场所总体良好,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皆为优良。
北京市政府已投入大量资金针对重点疾病的防控开始调研,包括肺癌早期诊疗新技术和新方法,北京市政府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城市癌症筛查工作。
中国控烟协会高级顾问 许桂华
10年来,烟草控制的态势在全球有明显的遏制趋势,125个国家的男性吸烟率和156个国家的女性吸烟率均呈下降趋势。10年来,全球烟草消费减少了10%。中国却不降反升,烟草消费增加了41.8%,中国烟民数量没有减少趋势。据一项针对12个发展中国家的调查,中国烟民的戒烟愿望仅为26%,在12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一。且中国戒烟率低,复吸率高。
分析原因:1.大多数烟民对烟草危害缺少认识,不知道吸烟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2.大多数烟民未能得到科学有效的戒烟帮助,往往自行采取干戒,导致重度、中度尼古丁依赖性烟民戒烟失败;3.医院戒烟门诊不健全,经过专业训练的戒烟医生数量少,戒烟门诊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亟待提高;4.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对戒烟门诊缺乏扶持政策。香港卫生署鼓励每家医院建一个戒烟门诊,每年补贴300万港币。而在大陆,医院效益往往与医生待遇挂钩,戒烟门诊求诊数量少,医生待遇不好,因此大多数医生不愿意成为戒烟医生;5.戒烟药物的价格偏高,没有纳入社保。
国际经验证明,一个医生吸烟,相当于给烟草公司做10万美金的广告。早在2005年世界无烟日,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提出过“医生戒烟,做控烟表率”的主题。然而遗憾的是,我国男性医生吸烟率高达56.8%。
当然,医生吸烟,领导要先行。北上广等地开展的“无烟医院”等控烟活动已经表明,医院领导率先戒烟,能够在全院医务人员中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调查表明,有大约30%的医生在工作中不劝病人戒烟,36.6%的医生认为“低焦油低危害”,因此劝患者改吸低焦油低尼古丁的烟。
为了我国人民的健康,为了实现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帮助中国人实现健康梦。我作为一个控烟领域的老战士,在此呼吁,各位专家,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要为减少疾病承担一份责任,尽一份努力!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 张雁灵
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逐渐上升,肺癌发病率排名榜首,死亡率也排在恶性肿瘤的前列。防治肺癌从社会共识层面来讲,应从控烟做起。医学水平发展至今,我们对烟草的危害和致癌致病的机制已有了许多研究,也有了很深刻的认识。那些否认吸烟与疾病关系的人,是在为利益狡辩!
近年来,国家和部分地方陆续发布了禁烟相关的法规条例、临床戒烟指南、诊疗指南,我国禁烟向好的趋势发展。但是有了法规不等于有了落实,有了认识不等于有了行动,目前认识不到位、行动不到位的情况都还很多。
作为医生的行业组织,中国医师协会倡议全社会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控烟,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各种各样的控烟社团组织,大力宣传各种形式的戒烟知识。我们倡议,广大医生要身体力行。任何人都不要找任何理由给吸烟作借口。作为医生,我们看到了太多晚期癌症患者为自己未能及早戒烟后悔不已。伟大的政治领袖毛泽东和邓小平也在晚年开始戒烟。
中国医师协会未来将配合有关部门在医生队伍中积极开展戒烟活动。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华健康促进联盟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陇德
近40年来我国肺癌死亡率的持续上升,与烟草使用危害密不可分。全面控烟是全球倡导的降低肿瘤等慢性疾病危害的重要预防策略,也是预防肺癌投入——产出效益最好的措施。在控烟工作中,医务人员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历时六届,已成为我国控烟与肺癌防治领域的高端品牌盛会。希望论坛在大力推进医务人员戒烟和劝阻患者戒烟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 Angela
几年前我父亲因为肺癌去世,所以我有热情也愿意倾尽全力做癌症预防相关的工作,确保不幸被诊断为癌症的人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和管理。
由于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和高吸烟率等原因,肺癌占中国所有癌症死亡的很大比例,尤其在男性中。给很多的家庭造成了悲剧。在中国如果没有更强有力的行动,减少吸烟的暴露,会有更多人死于癌症。对个人和家庭来说,每一个可预防的过早的死亡和带来的经济困境有时是灾难性的。
好消息是,中国烟草控制的风向正在改变。下一个挑战,是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全国控烟。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癌症基金会做出了不可思议的卓越贡献。世界卫生组织愿意进一步和你们合作,推动中国烟草控制和癌症防控。
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司长 毛群安
近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无论是在禁烟条例还是烟草税收政策调整方面,中国的控烟履约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吸烟造成的危害相比,和先进国家的差距来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天不必再谈癌色变,但是谈到肺癌,我们每个人心里都还是不免为之一振。因为肺癌的发病率、病死率太高,对老百姓健康的威胁和造成的疾病负担都是不可忽视的。
大众媒体关于癌症预防和诊治的信息很多,也比较混乱,缺乏权威的声音。希望中国癌症基金会利用权威专家资源,多与大众传媒合作,向公众传达正确的癌症防治和保健信息。
开幕式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赵平教授、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白春学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高树庚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长利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支修益教授等专家先后带来肺癌的流行现状、肺结节诊治指南、早期肺癌外科策略、国际肺癌分期、肺癌治疗药物的研发、肺癌一个被“气”出来的病等话题带来了精彩报告,详情见医脉通后续报道。
据悉,本次大会由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国抗癌协会、首都医科大学、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北京医师协会、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中国胸外科肺癌协作联盟、中国健康促进联盟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肺癌学组、首都医科大学胸外学系、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北京控制吸烟协会、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等联合协办,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共同承办。